前陣子「哥吉拉送親戚」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因為老公也是公仔收藏同好,自然也很關注!最近老公還分享一個更誇張的案例,一名公仔收藏同好者回家後看見空蕩蕩的房間,人妻已讓「全部收藏都進了垃圾車」。對現代人來說,心愛之物被丟棄,對擁有者來說根本就是一場浩劫啊!而且幾乎無法重生~這些事件的癥結在於「尊重」!同時,也對比出在家庭裡容易產生的一個現象:「只要是家裡的,就是我的?」或「因為是一家人,所以沒關係/不要計較」!

 

有些東西,即使是家人,也不能亂動,學會互相尊重!

中學時,我傍晚放學回到家,通常都會先回房間放東西後再下樓吃飯。一進房間,我整個人呆住了,書桌上的書本、文具散落在桌上或地上,抽屜也被拉開翻過,裡面亂七八糟。我以為家裡遭小偷,便立刻轉身衝下樓,邊喊叫著:「媽~家裡是不是遭小偷了?」。

我媽突然怒氣沖沖地轉頭並責怪我說:「今天來查戶口,我在找你的身分證,找半天都沒找到。你把身分證放哪裡了?」

「我把身分證放在皮包內,然後帶去上學」,我怯生生地小聲回答著。

接著挨了一頓罵。更慘的是,最後媽媽還補了一句:「你的錢,我拿走了!」,語氣冰冷地讓我覺得拿回錢是不可能的了!

頓時間宛如世界末日,心想:「完了!我(存)的錢~~~」。我當小孩的三大收入來源:壓歲錢、零用錢和獎學金,一瞬間全沒了!崩潰呀~~(小時候開戶的存褶被媽媽保管,過來人都知道那最後都是石沈大海,所以才藏私房錢啊!)心裡委屈地整理房間,發現只有我的書桌凌亂不堪,其他人的書桌一點事兒都沒有。邊整理邊想:「難道媽媽就可以隨便亂拿我的東西嗎?為了找身分證,就可以亂翻我的東西?甚至把我存的錢也拿走嗎?」。當時我得到的結論是「不是因為是家人,就可以隨便亂動我的東西!即使是家人,還是要互相尊重!」。

 

 

誰買的,就是誰的;東西不是你的,就用看/欣賞的!要拿,要先問!

公公身體不好,需限制飲食,他把喜歡吃的水果或食物放在書房的小冰箱。有次公公在生氣碎唸:「又是誰把我的(某物)拿走了!」,其實公公心裡也有答案,就是他媽媽。唸歸唸,也只能自己碎碎唸,對於自己的媽媽也是兩手一攤、無可奈何。

去年台灣疫情日漸嚴重,封城呼聲愈來愈高,擔心日常採買會出問題,便先囤糧。有天下午,胖比正在吃水果,看到阿奏下樓來翻弄零食箱的餅乾。

胖比隨口說了一句:「(國語)那不是你的,你想要拿走,要先問。

阿奏雖聽不懂國語,卻仍一副盛氣凌人的姿態反問胖比:「(台語)安那,我不能拿逆?!只要是放在家裡的,就是我的,我為什麼不能拿?」。

胖比又再強調一次:「(國語)那不是你的,你想要拿走,要先問。

阿奏也輸人不輸陣地大聲回應:「(台語)厝裡面的,就是我的,我為什麼不能拿?

我在房裡摺衣服,聽到爭執後,便出來安撫胖比,事後跟胖比解釋:「阿奏年紀大了,她要拿,媽媽知道了就好,謝謝你告訴我!你也很棒,有記得媽媽教你的。」。面對一個有語言溝通障礙和世代觀念差異的長輩,我身為媽媽,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我只能要求和教導自己的孩子。

平常我是這麼教胖比的,(以下僅供參考)基本上不管在家裡或在外,都一樣。

1. 誰買的、誰出錢的,那個東西就是誰的!(如果買來送人,當然就不算在內囉!)

2. 東西不是你的,就不能拿、不能碰,但是可以用看的、欣賞或稱讚(總是要告訴他,可以做什麼)!如果想要碰、拿或摸,一定要問主人!主人說可以才可以,不可以就不可以(別人也是有可能拒絕請求,要學習接受拒絕)(在另一篇文章也有提到,有時孩子在路上看到別人的寵物,也許會熱情地想伸手去摸。但有些寵物可能脾氣比較不好、容易受驚嚇或甚至會咬人,如果能先問主人可不可以摸,也能保護小孩自己。)

平時希望胖比拿走東西,至少要先告知,一方面是家中準備的物品有時是有目的的,例如拜拜用,一方面是胖比還小、認識的字不多,怕他拿到不適合吃的零食。

 

 

不論是夫妻或家人,每個人都能保有自己的喜好,分清界線、互相尊重

20220718_131422.jpg

老公常跟我提起他小時候,阿公帶他去看第一部電影,就是看哥吉拉!對他而言,那是他與阿公之間的珍貴回憶,是無價的!

身為公仔收藏同好的人妻,我也是尊重老公的興趣與嗜好。雖然是夫妻/家人,但東西還是有你我之分,這就是彼此的界線,互相尊重。對於老公愛好的哥吉拉與七龍珠模型,我雖無特殊喜好也不懂模型,但對於這些模型抱持著「敬畏」之心(因為一碰壞,可是不得了呀~~我賠不起呀!),且遵守著最基本的禮貌:「只敢遠(也可近)觀而不敢褻玩焉」!

如果不小心發現多了一隻,也是會唸老公「又買?不是一模一樣嗎?」,老公只要聽到「一模一樣」,就會開始澄清「沒有一模一樣,這是XX代,那是YY代(以下省略,因為聽不懂~)......」。其實唸歸唸,只要不超過底線(例如:只能擺在櫃子裡,不能拿出來,若拿出來放公共區域,被弄壞要自己負責),everything is FINE~~~

我跟胖比一樣,都只能「用看的」,不會打開櫃子拿,因為我們都知道:「那不是我們的,即使是老公的或爸爸的,也不是我的!」。

老公也用「哥吉拉送親戚」的事件來考我的反應,我說:「我會跟親戚說「那不是我的,所以我不能決定!」,即使是有人拿長輩身份壓我說「沒關係,就借他摸一下或就給他!」,還是同一句「那不是我的,所以我不能決定!」。」,就只能堅持不能啊!畢竟那是無禮和無理的要求在先,我總不能為不是我的東西做決定啊~就這麼簡單!

 

 

尊重是尊喜與尊厭,尊重他人的喜好與厭惡!

兩、三月前,怕毛毛蟲的我面臨到「蟲蟲危機」~(警語:文末有毛毛蟲樣的雞母蟲照片,不喜勿入!)

我個人是不養寵物派,不是不愛動物,而是覺得照顧起來太麻煩。說實話,照顧小孩子已經夠傷腦筋了(純粹個人感受)!相較之下,老公喜歡養小動物,前陣子開始好奇甲蟲的生活。對於養甲蟲一事,我不會不贊同,因為能從中觀察學習動物的成長過程是件好事怕的是養到最後都是媽媽在養,因此我只有一個原則:「要養的人就要負起照顧的責任!」(撇清再撇清!)。

某天,老公心血來潮地連續拜訪了幾間甲蟲店。在台灣昆蟲館中,小朋友興奮地找大哥哥們換土,看到手掌大的雞母蟲正在蠕動,養雞母蟲的小朋友眼睛閃著星星亮光(腦海想像P圖),但旁觀的我看得心裡直發毛!老公跟胖比兩人討論了養獨角仙一事,例如生命教育、照顧獨角仙的方式與責任等,最後竟然就敗了一對台灣獨角仙回家!(喂!我還沒做好心理準備欸~~獨自哀嚎~~)幸好原則講在前,全權由他們父子倆自行負責,我不想插手。之後這對台灣獨角仙也交配成功,現在家中有十四隻圓滾滾、毛毛蟲樣的雞母蟲正在吃土、慢慢地長大。後來再換一次土,減少為十隻!(啊~還是像毛毛蟲啊~~逃~)

IMG_20220806_092544_755.jpg

胖比(6Y+)問我:「媽媽,為什麼妳不喜歡養獨角仙?」。

我答:「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和不喜歡的。喜好厭惡全屬個人感受,無關對錯,只要不影響他人就好。例如你喜歡吃小黃瓜,但爸爸不喜歡,你得尊重爸爸的不喜歡,爸爸也得尊重你的喜歡。你不能因為你喜歡吃小黃瓜,就強迫爸爸也要吃或是爸爸也要跟著你喜歡吃小黃瓜。反之,爸爸也不能因為他不喜歡小黃瓜,就強迫你不可以吃小黃瓜,這樣你鐵定會抗議,對不對?這就是互相尊重」,胖比點頭如搗蒜。我也心知肚明這種抽象概念與態度不是說一次就能徹底了解,只能隨時注意機會教育

我接著說:「媽媽也沒有不喜歡養獨角仙,只是媽媽看到毛毛蟲會害怕,所以媽媽用看的就好、不會用手抓。媽媽尊重你想要養獨角仙的決定,所以你也要尊重媽媽的害怕呀!對不對?」,胖比當下也予以肯定回答。

胖比還安撫我說:「那下次我養小隻一點,這樣妳的害怕會少一點!」。

我心想:「兒子啊~害怕和蟲蟲大小並不一定呈正相關啊!」,面對胖比天真的體貼,還是故作鎮定地回答:「謝謝你哦~~可是你們養獨角仙都是養愈大、愈肥、愈好,長出來的獨角仙才會愈大隻啊!」。

 

 

尊重從家人之間做起!

小孩能隨便拿爸媽的皮包嗎?爸媽可以隨便翻小孩的抽屜嗎?其實這沒有一定的答案!比較小的小孩,也許爸媽為了管理小孩的課業,的確可能會翻小孩的書包或抽屜,但是隨著年齡漸長,孩子學會獨立自主,爸媽學會放手,也得尊重孩子的所有權。我們該思考與反省的是:不論是有意或無意間、爸媽對小孩或小孩對爸媽,是否容易產生「只要是家裡的,就是我的」或「因為是家人,所以沒關係」的錯覺?

胖比在學騎腳踏車時,從有輔助輪轉換到兩輪時,需使用老虎鉗拿掉輔助輪。家裡只有阿奏那邊有一把老虎鉗,我上樓跟阿奏借。阿奏的心態猶如前例所述:「只要是家裡的,就是我的或公家的」,因此她只會告訴我:「不用說借,自己拿就好」。老虎鉗放在阿奏的櫃子裡,不像客廳是公共區域,那便是她的(地盤),在禮貌上,我都應知會或詢問她一聲,不能因為是家人就省略詢問或告知一事(其實我當自己是外人)。每次跟阿奏說要借,阿奏還是那一句「家裡的東西,不用問,直接拿就好」。禮多人不怪,但少了禮,人家就見怪了!

像現在胖比上小一,我要從他書包拿聯絡簿,也一定會先告知胖比「媽媽要先從你書包拿聯絡簿看一下哦~」。就算是小孩,也要尊重他!因為爸媽的行為舉止,隨時隨地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未來的行為,而尊重就從家人之間做起!

 

 

如果認同或有任何想法,歡迎在文末留言哦!也歡迎按讚、追蹤加關注哦!

🌸文章更新以痞客邦為主!🌸

🌸前往:Psyche賽心姬粉絲專頁按讚和追蹤!🌸

🌸點選:加Psyche賽心姬Line好友!🌸

🌸覺得文章很實用,趕快點選下面按鈕分享給好友吧!🌸

 

 

🌸您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arrow
arrow

    Psyche賽心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